清平调·名花倾国两相欢

唐代 李白

名花倾国两相欢,常得君王带笑看。
解释春风无限恨,沉香亭北倚栏杆。

...

李白

  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,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。
此时心中有再大的怨恨,只要和贵妃一起来到这沉香亭畔的牡丹园,也会被消散得无影无踪了。

注释
清平调:一种歌的曲调,“平调、清调、瑟调”皆周房中之遗声。
倾国:指绝代佳人
得:使
春风:代指君王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,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。
此时心中有再大的怨恨,只要和贵妃一起来到这沉香亭畔的牡丹园,也会被消散得无影无踪了。

注释
清平调:一种歌的曲调,“平调、清调、瑟调”皆周房中之遗声。
倾国:指绝代佳人
得:使
春风:代指君王

简析

  这一首,总承一、二两首,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,融为一体: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;二句写君王的欢愉,“带笑看”三字,贯穿了三者,把牡丹、贵妃、明皇三位一体化了。三、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,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。人倚阑干、花在栏外,多么优雅,多么风流!全诗语言艳丽,句句金玉,字字流葩,人花交映,迷离恍惚。无怪乎深为玄欣赏,贵妃喜爱。

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。有一次,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,因命李白作新乐章,李白奉旨作了这章。

简析

  这一首,总承一、二两首,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,融为一体: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;二句写君王的欢愉,“带笑看”三字,贯穿了三者,把牡丹、贵妃、明皇三位一体化了。三、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,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。人倚阑干、花在栏外,多么优雅,多么风流!全诗语言艳丽,句句金玉,字字流葩,人花交映,迷离恍惚。无怪乎深为玄欣赏,贵妃喜爱。

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。有一次,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,因命李白作新乐章,李白奉旨作了这章。

相关推荐

喜见外弟又言别
唐代 李益

十年离乱后,长大一相逢。
问姓惊初见,称名忆旧容。
别来沧海事,语罢暮天钟。
明日巴陵道,秋山又几重。

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
唐代 韩翃

长簟迎风早,空城澹月华。
星河秋一雁,砧杵夜千家。
节候看应晚,心期卧亦赊。
向来吟秀句,不觉已鸣鸦。

石鱼湖上醉歌
唐代 元结

漫叟以公田酿酒,因休暇,载酒于湖上,时取一醉。欢醉中,据湖岸,引臂向鱼取酒,使舫载之,遍饮坐者。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,诸子环洞庭而坐,酒舫泛泛然触波涛。而往来者,乃作歌以长之。

石鱼湖,似洞庭,夏水欲满君山青。
山为樽,水为沼,酒徒历历坐洲岛。
长风连日作大浪,不能废人运酒舫。
我持长瓢坐巴丘,酌饮四坐以散愁。

登幽州台歌
唐代 陈子昂

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
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

新嫁娘词
唐代 王建

三日入厨下,洗手作羹汤。
未谙姑食性,先遣小姑尝。

古典诗词文
扫一扫